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拟订全市科技发展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法规草案,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科技兴郑战略,指导全市科技兴县(市)区工作。
2.负责编制全市科学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研究全市科技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全市科技发展布局和优先领域。
3.提出全市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和总体规划,指导全市科技体制改革工作。
4.负责全市科学事业费、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科技专项经费和科技发展基金等有关费用的管理与使用;研究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措施;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
5.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应用基础研究和加速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指导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工作;负责制定全市科技创新工程和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措施,指导、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6.编制全市科研基础设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地建设规划。
7.协同有关部门制定发挥科技人员作用的政策,参与组织科技管理干部培训;会同有关部门拟订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8.负责全市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组织制定全市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负责技术出口项目的技术审查和保密审查。
9.制定全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规划,协调全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归口管理全市软科学研究、科技信息、科技发明、科技成果、科技奖励、科技统计、科技保密、科技档案、技术市场等工作;负责审核科研机构的组建和调整,优化科研机构布局。
10.负责郑州市国防委员会科技动员办公室工作,完成上级科技动员办公室和市国防动员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11.负责我市院士候选人初选的推荐工作,负责在郑院士的联络和服务等工作。
12.指导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县(市)区科技管理工作。
13.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及下属单位
内设机构:办公室(郑州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科技动员办公室)、组织人事处、政策法规处、发展计划处(科技创新创业处)、科研条件与财务处、科研人才开发与对外合作处、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重点科技企业服务办公室)、农村科技处、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管理处、社会发展科技处、院校合作处(郑州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作办公室)、机关党委。
下属单位:郑州市知识产权局、郑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郑州市对外科技交流中心、郑州市人民政府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郑州自动化研究所。
(三)人员构成情况
部门机关及归口预算管理单位人员共有编制343人,其中:行政编制65人,事业编制278人;在职职工299人,离退休人员144人等。
(四)车辆构成情况
2017年末共有车辆15辆,为一般公务用车。
二、收入预算说明
2018年收入预算79363.2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79363.21万元(财政拨款79334.96万元、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0.91万元、专项收入17.34万元、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0万元,转移支付收入0万元。
三、支出预算说明
2018年支出预算79363.2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353.21万元,项目支出76010万元。
(一)按功能科目分类,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88.83万元、教育支出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78106.33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8.86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32.3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30.86万元。
(二)按支出用途分类,包括基本支出3353.21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2613.96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563.68万元,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75.57万元,资本性支出0万元;项目支出76010万元。
(三)主要项目:
1.科技活动周10万元。
(1)项目概述及政策依据。
科技活动周是国务院于2001年批准设立的大规模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依据《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科技活动周"的批复》(国函〔2001〕30号),每年5月第三周为“科技活动周”,由科技部会同中宣部、中国科协等19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同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迄今已连续举办了17届。
(2)资金测算
包括宣传资料印刷费7万元,委托业务费3万元。
2.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2018年度运行及研究方向布局预研费2,000万元。
(1)项目概述及政策依据。
2016年7月,郑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成立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通知》(郑政文[2016]125号),决定成立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加挂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郑州分所牌子)。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政府 共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郑州分所合作协议书》内容,郑州市人民政府(甲方)拨付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行及研究方向布局预研费6000万元(分三年拨付,每年2000万元)。
(2)资金测算
按照基本运行、前期开办、专项费用三项内容进行资金测算,预算金额合计2,000万元,其中基本运行费用125万元、前期开办费用25万元、专项费用1,850万元。
3.科技专项经费54,000万元。
--1.科技重大专项项目4500万元
(1)项目概述及政策依据。
科技重大专项的设立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围绕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引领型产业集群专项工作,以我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与制药、节能环保、现代农业等经济发展领域,组织实施一批有优势、有特色、创新程度高的科技重大专,突破一大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品牌;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和杠杆作用,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依据郑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郑发〔2016〕12号)中提出“对获得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先进制造业发展、技术改造等项目资金的,郑州市按照1:1跟进支持”。
(2)资金测算
2018年资金预算为4500万元,其中新实施30-40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每项支持100万元以上,启动资金约需要4000万元左右;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配套资金500万元左右。
--2.科技惠民计划1250万元
(1)项目概述及政策依据。
科技惠民计划专项,目的是在基层示范应用一批综合集成技术,推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推广普及,重点解决涉及民生发展的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人口资源环境、城镇发展、医疗卫生、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突出问题,让科技发展成果为人民群众共享。
2012年,科技部、财政部发布了《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国科发社〔2012〕127号),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财政厅出台了《河南省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豫科〔2013〕44号),市科技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郑州市科技惠民计划管理办法(试行)》(郑科〔2013〕65号)。
(2)资金测算
资金预算为1250万元,实施项目20-30项,每项支持30-100万元。
--3.软科学研究计划100万元
(1)项目概述及政策依据。
以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管理现代化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科技、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针对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系统性课题,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跨学科、多层次的科研活动。
国家实施软科学研究计划,由国家科学技术部政策体改司归口管理,通过全国各地、各部门的相应管理和研究机构,组织有关专家,开展软科学研究课题,并将研究成果提交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2)资金测算
2018年资金预算100万元,实施8-10个研究课题,单个课题支持标准为10-15万元。
--4.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29000万元
(1)项目概述及政策依据。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郑发〔2016)29号)的相关规定,设立专项资金,以研发费用后补助的形式,重点补助符合条件的“科技雏鹰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瞪羚企业”和“科技创新龙头企业”。
依据《关于加快推进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郑发〔2016〕12号)执行。
(2)资金测算
2018年资金预算29000万元:科技雏鹰企业以2017年基数测算共需3000万元;技小巨人企业以2017年基数测算共需10000万元;科技瞪羚企业按50家企业测算共需10000万元;科技创新龙头企业:按10家企业测算共需6000万元。
--5.高新技术企业奖补3000万元
(1)项目概述及政策依据。
为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每家1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
依据《郑州市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若干政策》(郑政〔2013〕17号)执行。
(2)资金测算
2018年资金预算3000万元,按300家测算,每家10万元。
--6.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650万元
(1)项目概述及政策依据。
以《郑州市“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为指导,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鼓励我市企业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对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成果显著的、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资金后补助。
依据郑发《关于加快推进自主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及《郑州市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资金后补助办法》执行。
(2)资金测算
2018年资金预算650万元:拟支持项目15项左右,单项支持额度30-100万元。
--7.产学研合作计划1100万元
(1)项目概述及政策依据。
加强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实施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产业发展。
依据《中共河南省委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郑州市委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中,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积极承接省内企业研发项目,省财政按照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可给予最高50%的奖励支持。
(2)资金测算
2018年资金预算1100万元:支持30项左右,按平均每项37万元计算。
--8.院士工作站计划500万元
(1)项目概述及政策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以下简称“两院”)的全面合作,搭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充分发挥院士高端智力对推动我市自主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领带动作用,依据《郑州市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开展郑州市院士工作站申报计划。
根据《中共郑州市委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的意见》执行。
(2)资金测算
2018年资金预算500万元:新建10家市级院士工作站,每家支持金额50万元。
--9.技术服务业专项计划4000万元
(1)项目概述及政策依据。
技术服务业专项由技术转移后补助、大型仪器共享后补助、科技服务机构奖补、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后补助、创新创业券后补助组成,技术转移专项是落实我市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全面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依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郑州市技术转移补助实施细则》、《郑州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认定管理办法》、《郑州市公共服务平台认定管理办法》、《郑州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促进办法》、《郑州市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实施细则》、《郑州市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细则》、《郑州市科技创新创业券实施方案》(试行)执行。
(2)资金测算
2018年资金预算4000万元: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500万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000万元;科技服务机构500万元;创新创业券后补助1500万元;技术转移后补助500万元。
--10科技金融资助1500万元
(1)项目概述及政策依据。
根据《郑州市科技金融资助管理办法》,设立科技金融资助项目,实施创新创业投资风险补助、创新创业项目补助、科技贷款担保补助、科技贷款利息补助、科技贷款保险费用补助,以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支持我市的创新创业活动,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营造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
(2)资金测算
2018年资金预算1500万元,项目实施主要内容:创新创业投资风险补助、创新创业项目补助、科技贷款担保补助、科技贷款利息补助、科技贷款保险费用补助。
--11.创新创业环境建设资助计划5000万元
(1)项目概述及政策依据。
为了深入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众创空间,加大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建设力度,培育打造郑州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态势。
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郑州市关于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的意见》((郑发[2015]9号)、《郑州市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 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意见》(郑政[2015]30号)、《关于加快推进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若干政策意见》(郑发〔2016〕12号)等。
(2)资金测算
2018年资金预算5000万元:包括新认定的市级、省级、国家级的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
--12.专利资助3400万元
(1)项目概述及政策依据。
2018年是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新三年的第二年。通过前期的建设和发展,集聚区现已经初具规模。按照试验区建设规划方案,结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三年验收中提出的意见,以及郑州市知识产权发展实际,对以后的建设方案和发展方向进行规划。
依据《郑州市专利资金管理办法》第九条 国家级知识产权(专利)试点、示范、实(试)验区专利分析、布局、评议、评估、运营,及园区规划、建设等重大事项按实际需要支出
(2)资金测算
2018年资金预算3400万元,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专利申请资助项目和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
4.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000 万元。
(1)项目概述及政策依据。
2016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意见》(郑政〔2016〕26号)提出“市财政出资设立郑州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引导社会资本重点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支持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该基金拟设为母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设立若干支子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支持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2)资金测算
2018年资金需求10,000万元。
5.参股郑州市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5,000万元。
(1)项目概述及政策依据。
2016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意见》(郑政〔2016〕26号)提出“推动政策性、政府性担保机构建设,成立郑州市科技担保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提供担保服务,打造科技产业和金融创新有效结合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新模式。”为完善科技企业贷款服务链,鼓励商业银行、担保机构加大对我市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困难,本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风险共担”的原则,拟通过向担保公司注资的方式,启动担保公司开展科技贷款担保业务,为郑州市科技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
(2)资金测算
2018年资金需求5,000万元。
6.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5,000万元。
(1)项目概述及政策依据。
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意见》(郑政〔2016〕26号)、《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郑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郑发〔2016〕12号),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分担机制,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服务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市科技企业信贷融资支持力度,设立郑州市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准备金5000万元,对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合作银行、合作担保公司、合作保险机构所发生实际损失给予补偿。
(2)资金测算
2018年资金需求5000万元。
四、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
(一)财政拨款收入支出预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79334.96万元,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0万元。与2017年预算相比,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减少 11468.74万元,原因主要是2018年项目预算较上年减少。无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79363.21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科学技术支出78106.33万元,占98.42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88.83万元,占0.49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8.86万元,占0.63 %;医疗卫生支出132.33万元,占0.17 %;住房保障支出230.86万元,占0.29 %。
(三)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预算3353.21万元,其中:人员经费2789.53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职业年金缴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住房公积金、离休费和退休费等;公用经费563.68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咨询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公车运行维护费和其他交通费用等。
(四)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2018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0万元。
(五)“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情况说明
2018年“三公”经费预算54.83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44.24万元(包括单位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10.59万元。“三公”经费预算较上年减少3.10万元,减少原因主要是公车改革,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减少。
五、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说明
2018年,运行经费安排440.47万元,主要是保障机关正常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其中:办公费251.04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4.04万元、公务接待费9万元、会议费13.6万元、办公设备购置费14.62万元、委托业务费23万元、公务交通补贴77.96万元、维修(护)费6.3万元等。2018年机关运行经费预算较上年增加3.41万元,增加原因主要是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公务交通补贴增加。
六、政府采购情况
2018年政府采购预算32.53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20.13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12.4万元,具体采购明细如下。
1.办公设备,数量42项,共计17.74万元;
2.办公家具,数量 12 项,共计 2.09 万元;
3.其他交通工具,数量 1 项,共计 0.3万元;
4.车辆维修及配件采购,数量10 次,共计 3.4 万元;
5.印刷、出版,数量10 次,共计 3 元;
6.公务接待,数量30 次,共计 6 万元。
七、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本部门共有车辆15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15辆、一般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其他用车0辆;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2台(套),单位价值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
八、预算绩效目标
无纳入2018年预算绩效目标范围的项目。
九、空表情况说明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空表的主要原因是本部门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表。空表的主要原因是本部门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十、名词解释
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2.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3.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4.“三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因公出国(境)费。其中,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以及燃料费、维修费、保险费等支出;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食宿费等支出。